吕梁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共产党员许慧银个人出资建设了中阳县综合敬老院。他倾其心血维持着这个大家庭,义务供养残孤寡30余人,是他给了更多的无助者以自尊,孤独者以依靠,智障残疾者以自信。

助人为乐楷模 许慧银
七年来,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中阳的大街小巷无助地游荡,在人们的同情和施舍中,老人整日过着衣不遮体、孤苦无依的乞讨生活。家的渴望、家的温暖对周成贵老人来讲,永远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是许慧银的出现,敬老院这个大家庭的组建,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人间的大爱。
2000年,许慧银从福利厂下岗失业。作为一名在国营企业工作几十年的老职工,他也曾失落过,彷徨过,但最终没有被生活的困难所吓倒,他体谅国家的困难,同情一起工作过的残疾工友,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创业。四年时间里,他先后搞过劳保产品加工,建设工程承包。中阳人都知道许慧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自己的公司招工,残疾人可优先照顾适宜工种。许慧银富了,正当许多人投来羡慕眼光的时候,2004年,他把辛苦赚来的百万巨资投入到中阳县综合敬老院的建设中。亲人反对,朋友不解。但倔强的许慧银用他富而思源、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把中阳福利事业一步步做强做大,为我们活生生演绎了新时期共产党人奉献社会,建设和谐美好中阳的典范。
周成贵来了,胡秋英来了,冯其保来了,许慧银把一批批的福利老人接进了敬老院……
敬老院院民说“真心地感谢许院长,他是我们的大恩人,是他让我们结束了无依无靠、流浪乞讨的生活,在这里,我们吃得饱,穿得暖,有时还能自娱自乐,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冯玉才的妻子说“在我们生活非常困难的时候,是许院长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与我们共渡难关。现在,玉才已经成为了敬老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家的生活有了新的着落。”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养老院,国家每年给的两三万元对于高质量解决院民们的衣食住行问题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为了节省开支,他自己出资购买了几十亩荒山进行了小流域治理,建起了农场,种上了各种无公害蔬菜,使敬老院实现了粮、菜基本自给,走出了一条以工养院、以副养人的路子。
许慧银说:“当初,我把他们接进来,就是要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我现在也在一天天变老,但是我不能把他们、把我的这份事业撂在半路,所以,只要我身体尚且健壮,我就要继续打拼,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我所钟爱的事业当中。”
许慧银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彰奖励,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被吕梁地委授予“全区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被中阳县委、县政府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全国敬老爱老组委会评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虚伪做作,有的只是朴素深沉的爱心。他说,我没有多少金钱要留给我的儿女。但是我们知道,在他身体现的美的存在和生的价值,是留给儿女和所有人最大的财富!
(编辑:周燕)